現實人生的「表」與「裡」--電影《口白人生》
劇照是從這裡偷來的。
以「他渾然不知」(Little did he know)開場的故事
某天稅務員哈洛耳邊突然響起如電影旁白的女聲,鉅細靡遺地敘述出哈洛每天規律單調的一舉一動,甚至捕捉出他的內心獨白。聲音的主人來自一位遇到寫作障礙的知名悲劇作家,正處心積慮地安排筆下的主角(即哈洛)如何在「完美」的小說結局裡死去。
在電影中女作家艾瑪兩次臨摹死亡的場景。一次是站在自己的書桌邊緣,張出手掌想像跳樓身亡者如何品味迎面撲來的強風。一次是坐在滂沱大雨的橋旁,邊咳嗽發抖邊想像自己如何在惡劣的氣候中,駕車失控衝出橋面。艾瑪臨近死亡時的表情,幸福可愛得叫人毛骨聳然。也道盡了自文字發明以來,書寫死亡一事的根本困難。若作者不曾「真的」死去,她也無法「真確」地捕捉死亡的體驗如何。但若作者「真的」死去,她也不可能從棺材裡面爬出來搖筆桿,除非我們「真的」相信「通靈術」。
也許根本作家艾瑪從事的就是「通靈術」:「替被規定為不得言說之『物』,進行代『言』」。她必須先讓「內在」的某些東西,代替她「真的」死去,死去成為不得言說的「物」(譬如她筆下的主角)。她才得以披上「通靈者」的外袍,從口中喃喃數落出「死者/物」的全盤故事。通靈者的合法性地位就在於「死者」已經「真的」死去。只有當「死者」真確地死去,不得再「親口說出」什麼的時候,一個可供「代」言的結構性空缺才得以讓出。就像遺囑留給讓律師唸出、印在地毯上的血漬留給CSI辨讀……。
文字、語言逼近現實的臨界邊境就在對於「確定失落/死亡」一事的再次追認:「真實的內容」必須先「真確地」失落了、確定不再復返,「通靈者」才得以透過宣稱自己是「假」的、「代替」的,取得繼承的「合法性」。但「通靈者」的視野從來不會僅侷限於「死者」所見、所感受,通靈者總是「更多」的什麼,她的工作就是代替死者合法地「活著」。
「他渾然不知」這句話點破了電影裡兩條交錯的主線之間最有張力的衝突。當哈洛在公車站牌聽到「他渾然不知」這句話時,他渾然不知了什麼? 他渾然不知這個聲音只是自己的幻聽? 細心安排的惡作劇? 還是神喻的命運? 他渾然不知口白即將安排他面對什麼樣的劇情? 是悲劇,還是喜劇? 除了他在「渾然不知」裡,意外被預告了死亡。
在哈洛的渾然不知裡,他同時也「頓悟」到人生的「之外」。以刻板的稅務人員印象為主角容易讓觀眾誤會,哈洛的人生缺乏意義是他一絲不茍的行事風格所造就的。反諷的是,哈洛每天數算刷牙次數的生活態度,才是建構他生命意義最積極的努力。在看似通往無限可能性的每一天早晨裡,哈洛以規律的動作將每一個微小溢出常軌的「意外」,收拾進更大更無垠的「整體」當中。
哈洛在辦公室隔間趴趴走的場景,就像一枚精準的零件在一台充滿運轉吵雜聲的巨大加工機器裡暴衝巡走。但身為機械零件並非意味著被剝奪了「個人」的感受,在故事,身為齒輪也身為齒輪的細膩感受,尤其當口白道出建檔時資料夾相互摩擦的聲音,在哈洛耳裡聽來像是海浪拍打,彷彿身置深邃的海洋中央。也同時揭露出「意義」的祕密:唯有被有系統、有條有紊收納在巨大的「有機體」裡面,構成其一部分,看似零碎、「無意義」的微小動作,才有機會在它專屬的位置上,取得應得的「意義」。
同樣的主題在艾瑪身上以開宗明義的方式說出來:「我寫作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描述人與人之間如何透過微不足道的小事物而彼此關連……(憑記憶還原)」當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件零散地撒在日常生活裡,它們只是漫不經心、毫無意義的小動作。只有藉由艾瑪的筆下聚攏在一起的時候,關連性被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的有機整體:故事。在故事裡,每一個無意義的瑣碎驚瞥都將找到它自己的歸宿。就像由每一個浪花的細小泡沫,組構成浩瀚無邊的海洋。
當口白從耳邊響起,為哈洛每個動作、每個念頭下滿註腳。哈洛的一舉一動不再是「沒有意義」的,而是「太過有意義」的,其意義卻是關聯於一個哈洛渾然不知的「整體」。死亡的預告喻示著整體的彼此關聯性已經「完成」、已經封閉,不允許哈洛再加入其它可能性。口白在哈洛的行動中所扮演的角色,猶如規定物體運動背後的物理定律。它不僅是規定,更是「內容」(對個別行動賦予整體意義的解釋)。
「裡」與「表」:意義與歡愉
哈洛經由心理醫師的轉介,找上在大學任教的文學教授,經過一連串實驗後證實「命運」無法違逆。文學教授給予哈洛的建議是:「去做之前不敢嘗試的事吧!」在以死亡為主題的電影裡,這類的轉折可以說是老梗到了不行。當人們不確定未來的命運時,總是忙著算計著自己為明天積攢下了多少積蓄。只有當命運在眼前昭然若揭的那一剎那(知道自己得到絕症、準備慷慨就義),生命才第一次掙脫了因果序列的捆綁。只有當人們不再在眼光投注於「明天」的汲汲營營時,「當下」才得以綻放光彩。
改變態度就可以改變命運,恐怕只是一般人過分俗套的理解,電影好像也沒有打算走這麼無腦歡樂的路線。「重新去生活!」這句命令的真正積極性在於,在領悟到了命運已經註定、未來不可能改變的「悲願」下,掙脫「生命整體意義」的重責大任,「只是」膚淺地品銘著某個稍縱即逝的瞬間偶然擄獲我們心神的微小事物。就像在沙灘上追逐美麗浪花的小孩,也許他永遠沒有機會知道有關於海洋、有關於宇宙的偉大祕密,但在「表面性」的嬉戲中,他也許就比任何人都還懂得怎麼「享受」這片海洋。
- · 藍藍的 movie blog 070128:電影後設小說
- · The Life Style of Polar Bear 口白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 – Little did he know
- · 嘗試一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電影】口白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
- 哈囉~ 馬凌諾斯基 【電影】口白人生
- · aLL mY liL ObsEsSioNs 【非影評】《Stranger Than Fiction(口白人生)》
- · 格外有格。別有一格 口白人生短評
- · 這是一場鬧劇 口白人生
- · Fran私觀點 Let's talk about Stranger than Fiction!
- · SO WHAT?! [觀影] 口白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
- · 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口白人生》勇敢面對命運,才能改變命運
- · The Wind And The West Moon 口白人生:中年狂想曲
- · 米可‧隨性寫 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
- · 白色七號 口白人生---不可錯過的好電影(內含劇情)
- · 禁止的言語 由我來說:Stranger than Fiction 口白人生
- Jeremy's Boxxx(已封存) 【DVD推薦】Stranger Than Fiction 口白人生
- · Hommy在奇摩電影上的影評 每個人生都有的【口白人生】
- · 喀報 《口白人生》讓你看見自己的劇情
- · 佈雷克的部落格 【口白人生】給一成不變的人生多點衝擊吧!
- · 囡仔著驚罵罵號 口白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
- · 吆惑妖喝-賦形索摸 偽《death and taxes》後記--口白人生
本文出自: http://blog.roodo.com/solibizi/archives/8401529.html
留言列表